些年追过的比大佬加密江湖那们特币一起我们浮沉十载
2013年的冬天格外热闹,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,无数年轻人围着电脑屏幕,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闪着绿光的数字。那时候谁能想到,一个叫赵长鹏的程序员在朋友随口一句"要不要看看比特币"的邀约下,就此踏上了一条改变人生的不归路? 那年发生的故事,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像部加密版的《建国大业》。Binance的CZ还在给别人打工,何一刚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为"币圈一姐",李林和他的小伙伴们窝在北京某个小办公室捣鼓火币网。最戏剧性的要数吴忌寒和詹克团这对"矿机双雄"的相遇——一个金融才子,一个技术极客,谁能想到他们后来会闹得那么僵? 更让人唏嘘的是那些外国面孔:19岁的V神在白纸上涂涂画画,33岁的Gavin Wood读到这份涂鸦时激动得手抖;Charles和BM这对欢喜冤家刚开始他们的创业之旅;而刚毕业的孙宇晨,可能连自己都想不到日后会花3000万和巴菲特吃午饭。 每次听这些"造富神话",我都忍不住想说句实话:你们只看到了金字塔尖的那1%,剩下99%的"老韭菜"现在可能连提都不敢提当年的事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2013年入场的老玩家,现在钱包里还躺着几个当年高价接盘的"纪念币",想起来就肉疼。 你看那些成功的大佬,基本上都来自两个圈子:要么是懂代码的极客,要么是玩金融的老手。前者能把白皮书当小说看,后者则把K线图当藏宝图。说到底,在这个行业活得好的,都是带着看家本事来的。 说到投资方式,我见过最魔幻的现实是:玩合约的朋友个个都当过"百万富翁",但最后能保住利润的凤毛麟角。有位老兄2017年靠杠杆赚了套别墅,去年见面时却在送外卖。反倒是那些"死拿"比特币的"老实人",现在一个个闷声发大财。 这让我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:"牛市里每个人都是天才。"区别就在于,有人当真了,有人清醒着。 观察这些年身边人的起落,我发现成功者大概分三种: 第一种是把加密货币当信仰的"布道者",比如CZ这种all in的狠角色;第二种是冷静的"机会主义者",该进进该退退;第三种最惨,是被FOMO情绪支配的"跟风者",总是在最高点All in,最低点割肉。 说来讽刺,往往第一种和第二种人都能赚钱,区别只在于第一种人可能会说"我不在乎钱",而第二种人会老实承认"我就是来赚钱的"。 写完这些,我突然很想知道: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,会是下一个十年故事里的主角吗?也许此刻正有个大学生在宿舍里研究DeFi,或者某个程序员在熬夜写智能合约。加密世界的魅力就在于,它永远会给新人留一把椅子。 不过说真的,下次牛市来临前,建议大家先做两件事:1、认真读完比特币白皮书;2、对着镜子问问自己"我到底属于哪种人"。毕竟,在这个行业里,自知之明比什么技术分析都值钱。大佬们的2013:命运的分水岭
幸存者偏差:光环背后的真相
投资方式:人性的试金石
心态决定结局
下一个十年:谁主沉浮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赵秦川:坚持原有空单策略 把握回调做多良机
- Web3社交革命:8大去中心化协议全方位解析
- 清迈冬日奇遇:一场属于数字游民的乌托邦实验
- 冰雪国度邂逅算力精灵:JASMINER X16-Q开箱纪实
- USD1: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
- 解密INTMAX:下一代区块链金融的基础设施革命
- Stacks的中本聪升级:一个被市场忽视的黄金机会
- 以太坊2400美元大关为何久攻不下?这些信号值得警惕
- 重磅!中本聪核心项目OEX空投来袭,这次千万别再错过
- INJ暴涨后的冷静思考:熊市或许才是最佳入场时机
- 以太坊市场风云变幻:质押退出潮与通缩趋势背后的故事
- 比特币的安全困境:为何DApp才是救命稻草?
- Worldcoin:一场关于普惠金融的革命实验
- 2024年加密牛市全景指南:普通人如何把握这波财富机遇
- ORDI狂飙突进:比特币铭文生态迎来爆发期
- 币安换帅后的第一次真诚对话:CEO首次公开回应43亿罚款风波
- 柴犬币交易狂欢:4.5万亿天量成交背后藏着什么玄机?
- 空投猎人的秘密武器:如何轻松斩获10倍收益
- 阿根廷新任总统:比特币能成为经济危机的解药吗?
- 重磅!ETC即将迎来Spiral网络升级,这些细节你需要知道
- 搜索
-